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金融業已成為數據驅動的核心領域。海量的客戶信息、交易記錄、投資策略和風控模型,既是金融機構最寶貴的資產,也是最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面對《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金融行業日益嚴格的合規審計要求,任何細微的數據泄露都可能引發巨大的財務損失、聲譽風險乃至法律制裁。
然而,威脅并非僅來自外部高超的黑客攻擊。在日常辦公中,無意識的內部行為往往構成了數據安全的巨大盲點:
? 場景一:緊急傳送下的致命失誤
為了盡快向合作方提供一份投資計劃書,圖方便直接通過個人微信或互聯網郵箱發送了包含大量客戶敏感數據的Excel表格。此行為一旦發生,數據便脫離了企業控制,流向不可控的公共網絡,合規防線瞬間洞開。
? 場景二:U盤成為“數據擺渡”的幫兇
將一份未加密的含有公司核心估值模型的報告拷貝至U盤,計劃帶回家加班。途中U盤遺失或被竊,這份高度敏感的商業機密便暴露無遺。
? 場景三:離職員工的“最后收割”
一名即將離職的員工,在最后幾天大量拷貝客戶名單、項目設計文檔等至個人網盤或電腦,企圖作為下一份工作的“見面禮”。這種惡意竊取行為往往隱蔽而迅速。
? 場景四:違規外聯引入“特洛伊木馬”
員工在辦公電腦上隨意訪問惡意網站或下載非法軟件,無意中引入了勒索病毒或木馬程序,導致整個內網被滲透,重要數據被加密勒索或竊取。
這些看似普通的辦公場景,每一個都是數據泄露的“完美風暴”。傳統的防火墻、入侵檢測等邊界安全手段對此類內部威脅往往束手無策。金融企業亟需一套能將安全防護深度融入數據生命全周期,尤其是終端辦公場景的“內源性”防護方案。
敏捷科技數據安全防護方案:構筑智能、主動的“金鐘罩”
針對上述痛點,敏捷科技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案以“數據本身”為核心,通過加密、管控、審計相結合的一體化策略,為金融機構構建起一道智能、主動的內網安全“金鐘罩”,直擊客戶要害。
1.核心加密:讓數據“自帶鎧甲”,無論流轉向何處
方案的核心是采用先進的透明加密技術。所有存儲在員工電腦、服務器上的敏感文件都會被強制自動加密。加密過程對合法用戶無感知,不影響正常辦公。一旦加密文件被非法帶離企業授權環境,文件將無法打開,呈現為一堆亂碼。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因終端丟失、外部泄露導致的數據價值喪失問題,確保數據“拿不走”。
2.敏感內容識別與智能阻斷:為數據外發設立“智能交警”
方案集成了強大的敏感內容識別(DLP)引擎。當員工嘗試通過任何方式外發文件時,系統會對文件內容進行實時掃描。一旦識別到預設的敏感關鍵詞,系統將根據策略自動直接阻斷。這有效防止了員工無意識或惡意的大規模數據泄露行為,確保數據“帶不走”。
3.精細化桌面管控:規范終端操作行為,消除風險死角
通過對終端桌面的集中管控,方案能夠:
外設管控:精細化限制U盤、移動硬盤、藍牙、光驅等的使用,可設置為禁止使用、只讀、或僅允許使用經過認證的加密U盤。
網絡管控:限制非法外聯,禁止訪問高風險網站,阻斷非業務應用的網絡流量,有效防范網絡攻擊。
應用管控:禁止運行與工作無關的軟件,并可限制安裝新軟件,提升終端安全性和辦公效率。
4.集中終端管理:全局視角,統一策略,高效運維
提供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IT管理員可以:
ü 資產清晰:對所有終端設備的軟硬件資產、系統漏洞情況進行全面盤點。
ü 策略統一下發:一鍵將安全策略同步到所有終端,確保防護無遺漏。
ü 行為審計溯源:詳細記錄終端用戶的文件外發日志,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可快速定位源頭和全過程,滿足合規審計要求。
在金融業嚴格合規與高級威脅的雙重壓力下,數據安全防線必須從邊界走向核心,從被動走向主動。敏捷科技的數據安全防護方案,通過加密為數據賦魂,通過敏感文件阻斷為外發設卡,通過桌面管控規范行為,通過終端管理統攬全局,四維一體構筑了一個深入業務末梢的“金鐘罩”。它不僅能有效應對外部攻擊,更能精準化解內部日常辦公中無處不在的數據泄露風險,助力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浪潮中行穩致遠,真正實現安全與效率的完美平衡。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