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通過屏幕拍照、截圖、打印等手段把公司的重要文檔外泄,已成為企業信息安全保護的一大隱患。敏捷科技電子文件泄密溯源方案,可為企業提供有效依據,快速追溯機密信息被拍攝外泄的源頭,確保企業內部文件可控、可查、可溯、可審。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李某故意泄露國家秘密一審刑事判決書》。2017年2月,在銀監會借調工作期間,原廊坊銀行員工李某通過微信將當時央行制定的、尚處于內部征求意見階段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及起草說明拍照并發給原單位同事,導致該文件在多個金融行業微信群及有關人員微博、博客、微信公眾號中不斷轉發,造成涉密信息在互聯網上被大范圍公開傳播。最終李某被判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并獲一年有期徒刑。
這位80后銀行員工本可有大好前程,卻葬送在心存僥幸的“泄密”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文件第一頁的左上角有“機密”字樣,李某知道這份文件屬于國家秘密,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發給鄭某的該文件照片就沒有拍帶有機密標識字樣的頁面。試問,如果此機密文件整個頁面都帶有“機密”字樣,此次泄露國家秘密事件是否就能杜絕呢?
此次偷拍泄密事件為國家機構、企業與個人敲響了警鐘。一方面,作為企業員工(尤其是涉密人員),應當以身作則,增強保密工作主體意識,并始終牢記:凡泄露國家機密、商業機密者,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另一方面,作為國家涉密單位或企業,必須采取更嚴密的保密技術防護措施,彌補現行保密管理制度的漏洞。對業務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監管,防范內部員工偷拍泄密;當泄密事件發生,第一時間追蹤到泄密源頭,保障企業內部電子文件安全可追溯。
為了有效防止終端用戶通過屏幕拍照、截屏、打印等方式進行數據泄密,敏捷科技在數據加密防泄漏的基礎上引入屏幕水印、電子標簽、文件水印等水印技術,打造全新的敏捷電子文件泄密溯源方案,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鎖定泄密者,截斷泄密過程,找到泄密源頭,降低以拍照等方式泄露重要數據的風險。同時,該方案有利于督促企業員工養成良好的日常工作保密習慣。
● 屏幕水印:可實現防止用戶拍照以及拍照后信息可追蹤的目標。當用戶啟用屏幕防拍照策略時,一旦用戶使用智能設備拍攝終端屏幕,屏幕顯示內容置灰(效果用戶可自定義),可從源頭杜絕信息泄露;當拍照信息有意無意外泄時,為信息產品的歸屬提供完全和可靠的依據;可以將自定義水印內容、時間、終端名稱等呈現在屏幕上。
● 電子標簽:可以標記上下載用戶、下載的系統地址以及下載時間,標記申請人、審批人和文件制作時間信息等,當文檔外傳引起外泄時,可以通過溯源系統查看文檔,反向追溯到發生時間、地點,追溯定位責任人。

關注敏捷小助手,了解更多